东北民族早起的丧葬形式是“风葬”,就是选择深山里面的高树,在上面架上横木,将死者头朝北,用草裹尸放置在柳条编织的篱笆上,再悬挂在横木上。这种葬礼也被称为“树葬”、“天葬”,曾经在北方通古斯语系民族中流行。是一种很古老的殡葬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室韦时代和及契丹族的早起。东北在早起也曾经出现过“火葬”,但是一般只有死亡的孕妇、夭折的孩子才回用这种葬礼,他们认为火是最纯洁的东西,可以去除污秽和罪孽。随着东北民族由游猎转向定居后,尤其是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往中,他们的丧葬也由“风葬”、“火葬”改为土葬。最早是用桦树皮或芦苇裹住尸体埋葬的,后来逐渐采用掏空树干来做棺材或者在墓坑四周用圆木垛起来,最后才出现与汉族棺材相似的用木板制成的箱棺材。北方民族开始实行土葬后,也大多没有固定的墓地,他么一般都是死在何处就葬在何处。虽然已经开始有陪葬品出现,但也只局限于生活用品,一般死者的猎枪、猎刀等生产工具都留给亲人,这反映出早起的北方民族对生产工具是十分的重视。
东北民族对于丧葬仪式历来都是虔诚和隆重的。人死后,首先要梳洗更衣,给死者穿上新准备的寿衣或者生前最喜欢的衣服。将死者头朝北安放在屋内,俗称“停灵”。鄂伦春等民族还会在死者的脸上蒙一块布或纸,他们认为这样灵魂就不会离开。摆放祭品,设好守灵人后,通知好友及族亲前来与死者告别。晚辈是要向死者跪拜哭丧的。死者五代内的长辈和晚辈都要戴孝3至9个月;父母死亡者,儿女要守孝三年;丈夫死亡者,妻子守孝一年;妻子死亡者,有子女的丈夫要守孝三个月,无子女者守孝七天。守孝期间,守孝的人不能理发、参加婚礼和其他娱乐活动。“停灵”数日后,就要开始“入殓”,将死者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劳动工具要随葬,有的还要将几个马蹄随葬。然后择期“出殡”,要请长辈或风水先生,来选择一块墓地,亲朋好友及死亲前来送葬,同时还要请萨满举行特定的送魂仪式。要用干草扎一草人,象征死者,草人身上系很多的白色线,萨满和每个子女各牵一条,这种习俗称为“牵线送魂”。最后,萨满用神杖打断所有白线,尽力把草人向远方抛去,以示死者亡灵能够安心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