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鄂伦春人按照传统的习俗送死者并安葬尸体。其丧葬仪式比较复杂,有风葬、火葬、水葬、土葬等多种葬法。
风葬又叫树葬或天葬,是一种最为古老的丧葬方式。在早年,猎人在狩猎途中死于外地的时候,尸体因为交通不能运回住地,就会在原地风葬。风葬的棺材是用柳条编或桦树皮制成的。要先在树林中找对角正方形的树,距地2米高锯倒,然后再锯倒树的顶端搭上横木,铺上树枝,把棺材放到上面,任风吹雨淋都不再管。有的过个二三年再进行出殡,俗称“捡骨尸”,最后再用棺材埋葬。对于因患怪病而死去的青年人或因难产死去的孕妇,一般都要实行火葬,以防止他们埋葬后转生为鬼,危害家人或者邻里。尸体焚烧后,再把骨灰装入盒内,深埋地下。对于溺水而死的,要实行水葬。将其尸体装入棺材,然后将棺材慢慢推入河水中,让其随水漂走,直到看不见为止。对于正常死去的人实行土葬,土葬的棺材和埋葬法基本和汉族形同,唯棺材有用原木垛起来的。土葬是以前鄂伦春人的主要丧葬方式。
鄂伦春人在人死后换上不带毛的寿衣,再按照头北足南的方向停放在圆锥形“房子”里,也叫“撮罗子”。在尸体旁边摆上烟和烧酒、面食或煺了毛的家禽或飞禽等。死者亲友要在灵前陪同亲属一同哭祭、烧纸、奠酒、守灵。一般陪葬品还要装少许米面的口袋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餐具、马具及吊锅等。死者为男性时,还要随葬猎刀、弓箭和烟具。女性时,要随葬针线盒和熟皮工具。入殓后必须马上出殡,要赶在日出之前完成下葬,传统观念认为棺材不能被阳光照见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平安地到达阴间。下葬后,在墓前设供,先由以为老年人烧纸敬酒,祈祷死者能顺利到达阴间,保佑子女及亲友们生活平安,最后,大家返回住地。
在以前,鄂伦春人还保留着为死者穿孝和定期举行祭礼的习俗。死者所在氏族或家族中的晚辈亲属要戴孝3个月,子女要戴孝三年。配偶死亡也要戴孝,妻子死亡的丈夫要戴孝7天到3个月,丈夫死亡的妻子要戴孝1到3年。在死者埋葬后的第七天、一周年纪念日和三周年纪念日,死者亲属都要为其上供和祭祀,有的还要请萨满跳神。每逢路过坟地或过年过节,亲属也要携带烟酒、烧纸和供品去上坟,以示悼念。